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 2013 by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sociation Between Red and Processed Meat Intake and Mortality Among Colorectal Cancer Survivors


All authors: Epidemiology Research Program,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tlanta, GA.          

  1. Corresponding author: Marjorie L. McCullough, ScD, Epidemiology Research Program, 6D,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50 Williams St NW, Atlanta, GA 30303-1002; e-mail: marji.mccullough@cancer.org.                     
Purpose Red and processed meat intake is convincingly associated with colorectal cancer (CRC) incidence, but its impact on prognosis after CRC diagnosis is unknown. We examined associations of red and processed meat consumption, self-reported before and after cancer diagnosis,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men and women with invasive, nonmetastatic CRC.
                     
Patients and Methods Participants in the Cancer Prevention Study II Nutrition Cohort reported information on diet and other factors at baseline in 1992-1993, 1999, and 2003. Participants with a verified CRC diagnosis after baseline and up to June 30, 2009, were observed for mortality through December 31, 2010.
                    
Results Among 2,315 participants diagnosed with CRC, 966 died during follow-up (413 from CRC and 176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n multivariable-adjusted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s, red and processed meat intake before CRC diagnosis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s of death as a result of all causes (top v bottom quartile, relative risk [RR], 1.29; 95% CI, 1.05 to 1.59; Ptrend = .03) and from CVD (RR, 1.63; 95% CI, 1.00 to 2.67; Ptrend = .08) but not CRC (RR, 1.09; 95% CI, 0.79 to 1.51; Ptrend = 0.54). Although red and processed meat consumption after CRC diagnosis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survivors with consistently high (median or higher) intakes before and after diagnosis had a higher risk of CRC-specific mortality (RR, 1.79; 95% CI, 1.11 to 2.89)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consistently low intakes.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greater red and processed meat intake before diagnosis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of death among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CRC.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了解癌症,就不怕它了”


(八打靈再也10日訊)馬大醫院腫瘤及癌症放射治療專科醫生何國煌提醒,飲食習慣的改變確是能降低患癌的可能性,不過,很多人卻無法對這習慣進行改變。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提出減少癌症風險的要素中, 飲食、運動和疫苗皆是重要因素之一。三分之一的癌症與飲食和運動有關。”

他建議讀者在飲食方面最好能每天吃至少吃五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包括豆類)和水果,每天至少三份全穀類粗糧 ,比如燕麥片早餐、全麥麵包、糙米取代替白米飯。“減少加工肉類,如熱狗,午餐肉,以及減少紅肉,如牛肉,豬肉,羊肉,這都...有助於減少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

何國煌醫生是于昨晚在星洲日報總社禮堂演講“瞭解癌症,就不怕它了!”時如是表示。講座會由星洲日報主辦,何國煌吸引了約4百名讀者出席講座,現場座無虛席。

談癌症的預防 (下)


癌症的風險和食物是息息相關的。這裡所謂食物的重要性,不是指:‘得了癌症就得開始吃素’這類臨時抱佛腳的做法,而是指全民陳年累月,每天攝取的營養和食物,是否安全與健康?這個切身和重要的課題,到底有沒有得到其應得的重視?
 
假如我們和身邊的人聊一聊,便不難發覺,國民對於現今食品安全的評價,並不是很高。一些常浮現的話題:農場的雞隻牛羊等,是不是都喂了抗生素,或打了長肉劑?(更甚者,是否有非法的,明知會致癌的抗生素?)海裡捕來的魚是否都泡了氟馬林,或其他有毒的防腐劑?炸香蕉片裡是否有‘加料’的槊料袋?(聽說香蕉片和塑料袋,放在油裡一起炸,吃起來‘更爽口’?槊料袋現在能當食物吃了?)
 
人們對食物的信心低,對於官方一貫‘沒消息即好消息’的態度更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可是卻感覺無能為力,只得每天吃的戰戰兢兢。即使好幾年驗出一個毒素(如雞隻有非法抗生素等),結果也是遲遲才公佈,一個部門宣佈查禁,另一個部門又說可以,結果導致普羅大眾無所適從,對於當局的把關能力也信心掃地。

談癌症的預防(上)

癌症的病發率正在逐年上升,一些人把這歸咎於人們平均壽命的增長,所以有較多的機會得癌症。當然,人口老化是癌症病發率上升的其中一個因素,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能解釋為何得癌的人年輕化。那這樣的問題應該如何面對呢?

要預防癌症,首先必須知道是甚麼造成癌症?這是問題徵結的所在。可是許多癌症的起因,在科學上其實還是個謎。如何去預防一個謎一般的敵人呢?

我們知道,癌症是源自於細包的基因傷害,假如身體沒辦法修好這個傷害,而保護我們的“細包自我終結程序”又失靈(正常細包假如受了不能修護的傷害就會自動毀滅,這是一個自衛性的程序,叫做‘細胞凋亡’(apoptosis)),這些細包就變成了‘突變細包’。‘突變細包’不再受身體新陳代謝的控制,開始肆虐,成了腫瘤或癌症。

談癌症的篩檢


寫了十篇之後,回頭一看,才發覺自己好像每一篇都在談癌症不同的‘治療’,可謂‘下醫’焉。(所謂‘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只有下醫才會整天談‘已病’)慚愧之餘,決定用最後數篇談癌症的‘篩檢’和‘預防’。
 
所謂篩檢,就是在癌症病發的初期,或者在‘快變成癌症’的階段發現,然後去除。假如腫瘤還沒變成癌症,治愈率高達百份之百,可以說是治療的最佳的時機。問題是,如何能在這個階段發現它呢? 
 
有些癌症是可以在病變的初期就被發現的,最明顯的例子是乳癌。

談藥物治癌

上回提到,美國癌症研究所每年研究好幾千種草藥,看它是否有抗癌性,這個努力其實已經進行了幾十年(自1955年)。多年研發的成果,可能是您從來沒有想到過的, 即:許多所謂‘邪惡’的現代化療藥物,其實是提煉自天然的花草樹葉、細菌、真菌等。
為了讓大家了解到所謂“西藥是壞的,草藥(或自然療法)才是好的”是現代社會的一個迷思,在這裡討論五種最常用的化療藥物,讓我們見識到,‘自然’和‘不自然’的療法,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區別。

乳癌的藥物:蒽环类 (doxorubicin, epirubicin)。這是造成乳癌病人脫髮的藥物,也是治療乳癌的主要方案,提煉自霉菌菌。

優頓草:治癌良方?


過去一兩年,我國最流行的‘治癌良方’,可是非優頓草莫屬了。優頓草究竟是一種草藥,還是蔬菜,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在流行的頂峰時期,門診部每兩位病人當中,大概就有一位在吃優頓草,或者是曾經吃過優頓草。
 
這種風行一時的草藥,應該有很強的理論依據中醫師強力的推薦,或許多研究報告的支持吧?好奇心驅使,我便採取最直接的辦法:問病人。結果得到的答案多是:‘某某人告訴我的’(好像不是很可靠的樣子)。後來問的多了,發現故事的源頭是來自北部的一位劉先生,據說他宣判得了‘末期淋巴癌’,心灰意冷的當兒,決定摘取自己家門口的優頓草吃,不久癌症就‘奇蹟般’的消失了。新聞被某華文報章刊登了出來,之後就演變成一輪‘吃優頓草治癌’的風潮。
 
本著研究的精神,看看是否能因此找到既便宜又有效的治癌新藥,我和同事(如今已退休的葉靜嫻教授)決定把這個草藥拿來做研究。

談肺癌的治療

肺癌是我國三大癌症之一(其他兩項為乳癌和腸癌)。最近幾年,肺癌的治療日新月異,在這裡做一分析。
肺癌可分為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肺腺癌 (adenocarcinoma)和小細胞癌 (small cell carcinoma)三類。近幾年病發率持續攀升的是肺腺癌。許多受影響的病患是不曾抽煙的女性,顯示有其他的環境因素造成肺腺癌。
肺癌若能早期發現,找一個胸腔外科醫師動手術切除,是最好的辦法。手術前最好先照個‘正电子断层扫描’(PET-CT scan) 以減少診斷上的失誤(如:找出之前沒被發現的其他受影響的部位)。

談轉移性腦瘤

後期的惡性腫瘤有可能轉移到腦,最常見的是肺癌和乳癌。其他如:惡性黑色素瘤腎癌和腸癌等,也有可能轉移到腦,但較不常見。

癌症轉移到腦,在治療上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體,現代醫學並沒有一個簡單的解結方案。因此該選擇甚麼治療方案,不止是對於一般大眾,對醫生們也造成許多困擾。在這裡分析一些可以採用的策略。

假如病人整體的狀況良好,身體其他部位的病情也控制的不錯,可以採取較侵入性的療法。

假如腦裡的腫瘤很大,造成腦或腦幹的壓迫,產生嘔吐頭痛等現像的話,可以考慮先動手術把腫瘤切除,這是最快解結腦壓迫的方法。

電療概論

所謂‘電療’,其實是一個俗稱,其正確名稱為‘放射線治療’,是一種用放射線,如:高能量的X-“伽线”(gamma rays)電子 (electrons) 或質子 (proton) 射擊腫瘤,把腫瘤細包殺死的方法。 電療是治療癌症的第二大功臣(最大功臣為:手術治療)。
 
電療對於癌症治療的供獻,主要有兩方面:
 
電療是治療鼻咽癌的不二法門,也是減低一些腫瘤復發的重要方案,包括:乳癌直腸癌腦瘤肺癌食道癌等。
 
電療是治療“癌併發症”的重要方案之一,如:骨痛(電療可以減輕骨痛6070% ,可是住在偏遠地區的患者往往卻沒機會得到此治療)慢性腫瘤出血(如咳血,或胃出血),以及脊椎或靜脈受壓迫的問題(造成腳無力麻痹尿失禁臉腫呼吸困難等)。
 
電療在技術上可分為三類,其複雜程度不同:

‘神奇刀’?

朋友邀請我為學校做一個醫療講座,談論一些有關癌症方面的課題,其中一個題目為:‘神奇刀’。我想了老半天,也想不出醫學裡有所謂‘神奇刀’的技術。後來總算想通了,他指的其實是一種電療的技術,俗稱‘X光刀’。為了厘清這個概念,這一篇就談‘神奇刀’和其相關治療。

癌症的局部治療,有手術切除冷凍療法灼燒法電療和‘X光刀’等。顧名思義,局部療法只治療一個特定的部位,對於其他部位沒有甚麼影響。我們在報章上常看到的,所謂‘不用開刀,無血無痛’的治療,就是一種局部療法,全名為:‘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能提供這種治療的機器有幾種:Cyberknife, TomoTherapy,  Elekta VMAT, Varian RapidArcNovalis TX 等。這些機器能夠從多角度發出X-光,把癌細包殺死,同時避免對周邊器官造成傷害。對於一些需要精準電療法的腫瘤,這樣的精準度的確有很大的幫助,如:位於腦部深層的腦瘤鼻咽癌前列腺癌,或一些在腦幹或脊椎旁的腫瘤等。

可是假如用同樣的機器,去治療一些不需要(或不應該)用這麼局部治療方式的癌症,那就不適合了

談直腸癌的治療

2002年世界各國的腸癌死亡率(每十萬人)
(图取自网络)





腸癌是我國病發第二高的癌症,僅次於乳癌每三十多人當中,就有一人可能會得腸癌。可是,腸癌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頻,也不容易吸引到大眾的目光。乳癌有一個旨為提高民眾醒覺的“十月=防乳癌月”的運動,政府也會資助人們照乳房X光,可是腸癌就很少這樣的活動。


和乳癌一樣,腸癌的病發隨著社會“先進”的程度而提高,可以是另一種文明病(視圖一,最高病發率的都是先進國家)。所謂社會的“先進”,帶來的往往是低纖維食物低蔬果攝取大量紅肉或加工肉類高熱量和高脂肪飲食以及長期的缺乏運動。這種種因素,增加了腸癌的病發率。
 
一般上,一個人年紀過了五十,就該考做定期的腸癌篩檢。篩檢的方法包括:一便血:一年一次,幾天不吃有鐵質的食物,然後用一個檢測試劑檢驗糞便,看看有沒有便血即可。這個方法不痛也不癢,但只能檢測到腸癌,不能發現還未變成腸癌的息肉 (polyp);二照腸窺鏡,這是一個敏感的篩檢方法,五至十年做一次,可以發現腸癌和息肉,不過需要先清腸,也是一種較具侵入性的檢驗;三電腦斷層結腸成像 (CT colonoscopy),如今電腦斷層照像已經相當清楚,甚至可用在篩檢腸癌之用,不過假如發現了問題,還是得照腸窺鏡。


養生和治病

養生和治病,是兩件習習相關,但卻截然不同的事。兩者都很重要,可是把這兩個觀念搞模糊了,就導致用策略(一)去應付問題(二),結果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預防癌症的方法,莫過於正確的生活方式,減少操勞過度壓力過度飲食偏差,以及減少汲取毒素,或作息失調等。好的養生之道,持之以恆,就是最好的預防疾病之道。

那養生和治病有甚麼分別呢?

談癌症的局部治療

癌症的治療,基本上可分為‘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兩大類。正如光用武力不能統一全世界一樣(還需要文化宗教語言和藝術等策略並用),想要達到擊敗癌症的目的,往往需要‘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兩者兼施,缺一不可。

了解這一個基本原則很重要,因為在這一點模糊不清,就容易掉入所謂‘治百病奇方’等陷阱,以為光用單一策略(如:勤加運動, 或多吃水果等)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治好全部疾病。

那甚麼是‘局部治療’呢?如手術切除冷凍療法灼燒法電療光子刀X光刀等,都是屬於某種局部治療,只治療一個特定的部位。

談睪丸癌的治療

睪丸癌不是一種常見的癌症,可是在腫瘤學上,卻有很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受影響的多數是正值高生產力的年輕男性。另一方面,這也是少數幾種可以用藥物治愈的癌症,假如治療的方案正確,可以有相當高的治愈率。
初期的睪丸癌用手術切除後,可算是治愈。有些腫瘤在化驗後發現有復發的風險,可考慮注射一到三次的化學藥物,以減少復發率。
第四期的睪丸癌,如今也有相當高的治愈率,不能輕言放棄。可是,這樣的‘成就’,其實得來不易。把時間倒退五十年,那時的睪丸癌其實就和如今的胰臟癌一樣, 很難治好。徹底改變了這個沮喪局面的,是‘鉑’(platinum)的藥物使用。‘順鉑’(cis-platinum) 徹底改變了許多癌症的治療,也把之前許多無藥可治的第四期睪丸癌病患,‘奇蹟’般的治好了。
即然有了這麼好的藥物,那為何治療時還是不能掉於輕心?這是因為,也不是所有的睪丸癌病人都能治好。治療睪丸癌,需要遵守一些特定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