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直腸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直腸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談癌症的篩檢


寫了十篇之後,回頭一看,才發覺自己好像每一篇都在談癌症不同的‘治療’,可謂‘下醫’焉。(所謂‘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只有下醫才會整天談‘已病’)慚愧之餘,決定用最後數篇談癌症的‘篩檢’和‘預防’。
 
所謂篩檢,就是在癌症病發的初期,或者在‘快變成癌症’的階段發現,然後去除。假如腫瘤還沒變成癌症,治愈率高達百份之百,可以說是治療的最佳的時機。問題是,如何能在這個階段發現它呢? 
 
有些癌症是可以在病變的初期就被發現的,最明顯的例子是乳癌。

談直腸癌的治療

2002年世界各國的腸癌死亡率(每十萬人)
(图取自网络)





腸癌是我國病發第二高的癌症,僅次於乳癌每三十多人當中,就有一人可能會得腸癌。可是,腸癌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頻,也不容易吸引到大眾的目光。乳癌有一個旨為提高民眾醒覺的“十月=防乳癌月”的運動,政府也會資助人們照乳房X光,可是腸癌就很少這樣的活動。


和乳癌一樣,腸癌的病發隨著社會“先進”的程度而提高,可以是另一種文明病(視圖一,最高病發率的都是先進國家)。所謂社會的“先進”,帶來的往往是低纖維食物低蔬果攝取大量紅肉或加工肉類高熱量和高脂肪飲食以及長期的缺乏運動。這種種因素,增加了腸癌的病發率。
 
一般上,一個人年紀過了五十,就該考做定期的腸癌篩檢。篩檢的方法包括:一便血:一年一次,幾天不吃有鐵質的食物,然後用一個檢測試劑檢驗糞便,看看有沒有便血即可。這個方法不痛也不癢,但只能檢測到腸癌,不能發現還未變成腸癌的息肉 (polyp);二照腸窺鏡,這是一個敏感的篩檢方法,五至十年做一次,可以發現腸癌和息肉,不過需要先清腸,也是一種較具侵入性的檢驗;三電腦斷層結腸成像 (CT colonoscopy),如今電腦斷層照像已經相當清楚,甚至可用在篩檢腸癌之用,不過假如發現了問題,還是得照腸窺鏡。